學術圖書館是大學與研究機構的知識心臟,長久以來建置各種載體和格式的優質學術資源和研究資料,提供使用者在學術傳播生命週期中各階段的相關服務,支持學術研究、學習與創新,對促進永續發展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澳洲大學圖書館員委員會(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 CAUL)在其2019年一份報告中綜整大學圖書館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支持如下(CAUL, 2019)

  1. 在專業館員的支持下提高素養能力(包括數位、媒體、以及資訊素養技能)
  2. 縮小獲取資訊的差距,並幫助個人滿足生活中各方面的資訊需求
  3. 交流大學中創造的知識
  4. 成為研究和學術界的知識心臟
  5. 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關係和協作,以提供更多取用數位館藏和培養資訊能力活動的途徑
  6. 保存並提供取用世界文化和文明資產的途徑
  7. 提供傳遞政府規劃和服務的站點網絡。

綜合南韓、印度、牙買加等國家學術及研究圖書館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支持則包含(Garcia-Febo, Kim, Sailo, Jain & Tugwell, 2017)

  1. 提供使用者取用高品質且與使用者需求相關的資源;
  2. 培訓館員創建數位化內容並在合適的時間向合適的使用者傳遞資訊;
  3. 培訓學者進行高質量的研究,提供學者在研究生命週期各階段的協助;
  4. 協助傳播學者的研究成果,擴大學者的研究可見度與影響力;
  5.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支持偏鄉地區的創新,在研究/學術圖書館的協助下,進行偏鄉地區耆老的知識保存;
  6. 與公共圖書館合作,為獨立研究人員提供服務,以促進學術界以外的思想發展;
  7. 培養讀者對SDGs的理解與實踐;
  8. 舉辦數位、媒體、資訊素養培訓或工作坊,培養學生相關技能。

Edewor (2020)則指出學術圖書館提供的行銷與倡議服務(marketing or advocacy services)、社群媒體服務、行動服務則直接或間接貢獻了優良的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健全的和平與司法制度。Mbagwu, Lyaka, Kiwelu, Nyantakyi-Baah, & Holmner (2020) 指出學術圖書館可以藉由重新包裝不同格式的農業和衛生資訊,並以農村社區能夠理解的語言,實現SDGs的「目標2:零飢餓」與「目標3:優良的健康與福祉」,學術圖書館還可以與農業和衛生專業人員合作,向社區提供擴展服務,落實大學社會責任。Atta-Obeng, & Dadzie(2020)則提出學術圖書館藉由提供資訊取用,舉辦檢索策略、溝通技巧、資訊素養、閱讀等主題的教育訓練,可以促進終身學習,從而達成「具體目標 4.7:在西元2030年以前,確保所有進行學習的人都掌握永續發展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具體做法包括永續發展教育、永續生活模式、人權、性別平等、和平及非暴力提倡、全球公民、文化差異欣賞,以及文化對永續發展的貢獻。」

包含耶魯大學、東京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十餘所大學組成之「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IARU)」,其轄下的學術圖書館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角度整理了它們所提供的服務與活動對SDGs的貢獻,並以資訊圖(Infographics)呈現如下

Image removed.

包含:

  • 目標4:優質教育,闡述豐富多元質量俱優的館藏、觸及讀者數、館藏外借和下載對優質教育的助益
  • 目標5:性別平等,說明圖書館提供安全的聚會場所、宣導避免性暴力與性騷擾等活動對促進性別平等的貢獻
  • 目標9:工業、創新與基礎建設,敘述圖書館開展研究資料管理服務、協助師生取得ORCiD作者識別號、建置機構典藏、支持開放取用對工業、創新與基礎建設的支持
  • 目標11:永續城鄉,描述圖書館舉辦展覽與活動、讓社區人士進入圖書館使用館藏、提供線上數位素養資源與課程、建置重要城鄉文化資產的數位典藏,以支持永續城鄉(Missingham, 2020)